轉載自 工商時報 【杜蕙蓉/台北報導】2009-08-18
東元集團董事劉兆凱表示,在非併網方式(自己發電自己用)已成趨勢下,東元在風能布局上,將採併網與非併網多元化模式向國際市場進軍,而首支一小時可發電2,000度的風機明年初將在中壢亮相。
劉兆凱指出,非併網發電指的是一般的社區或家用住宅,自己裝設小型風電機,自己發電,北京目前即十分流行此趨勢,以企業主來看,不是每家公司都有經濟規模可以發展大型風電機,所以小而美、量多的小型風機有機會脫穎而出,因此,東元是採取多元化布局,拓展能源和環保事業,預估3年內將有強勁爆發成長力道。
積極跨足風電領域的東元集團,目前在大陸是以福建福清為灘頭堡,劉兆凱說,投資900萬美元(約3億台幣),在福建省福清市設立風機總裝廠,預計年底投產,明年初即可開始貢獻營收,而東元目前是採取單點布軍方式,與當地相關廠商合資設風機廠,俾以快速卡位市場。
至於國內的風電布局,受限於市場規模太小,東元將採取非併網方式布建,以社區小型風電機組為主,預計明年初首支可供電量2,000千瓦的風機即可亮相,該風機轉1小時,可提供的電量是2,000度。
劉兆凱指出,台灣和大陸在風電發展的領域上,要有技術差異化,如台灣的資通訊技術成熟,可以補足大陸的不足,但台灣因市場規模太小,不太適合發展大型風機,所以必須靠大陸市場做為後盾,才能讓國內風電廠有成長的空間,而東元將打大小通吃的模式布局此領域。
|